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虞美人·春愁

〔南宋〕陈亮

虞美人¹·春愁
南宋·陈亮

东风荡飏(yáng)²轻云缕³,时送萧萧雨⁴。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⁵。
海棠糁(sǎn)⁶径铺香绣⁷,依旧成春瘦⁸。黄昏庭院柳啼鸦⁹,记得那人¹⁰和月折梨花¹¹。


译文

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泥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

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词句注释

1.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荡飏(yáng):飘扬,飘荡。

3.缕(lǚ):一条一条地。

4.萧(xiāo)萧雨:形容雨声萧萧。

5.水边二句: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xiè),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

6.糁(sǎn):掺和。

7.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

8.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

9.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

10.那人:指所思女子。

11.和月句:极言人与境界之实。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


陈亮

陈亮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陈汝能,字同甫(一作同父),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两浙东路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陈亮“才气超迈,喜谈兵事”。宋孝宗时,被婺州以解头荐。乾道五年(1169年),上《中兴五论》,未被朝廷采纳,退而治学。淳熙五年(1178年),再诣阙上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因而入狱。淳熙十五年(1188年),第三次上书,建议由太子监军,驻节建康,以示锐意恢复。绍熙二年(1191年),被人诬告下狱,次年出狱。绍熙四年(1193年),参加礼部试,中进士,在廷对时被光宗亲擢为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及就任而逝,享年五十二岁。宋理宗时,追谥“文毅”。
陈亮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指摘理学家空谈“道德性命”,创立永康学派。与朱熹友善,论学则冰炭不相容,两人曾进行过多次“王霸义利之辩”。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也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显示其政治抱负,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著作有《龙川文集》《龙川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