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青玉案·元夕

〔南宋〕辛弃疾

青玉案¹·元夕²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³。更吹落,星如雨⁴。宝马雕车香满路⁵。凤箫声动⁶,玉壶光转⁷,一夜鱼龙舞⁸。
蛾儿雪柳黄金缕⁹。笑语盈盈暗香去¹⁰。众里寻他千百度¹¹。蓦(mò)然回首¹²,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¹³。


译文

像春风吹开了千树银花,又像满天繁星雨点般落下。宝马拉着的彩车奇香四溢,都是来观灯的富贵人家。悠扬的箫声四处回荡,皎洁的明月渐渐西斜,鱼龙彩灯欢快飞舞,通宵达旦不觉困乏。

女子们打扮得似玉如花,蛾儿雪柳头上遍插,笑语盈盈地走过,一路上香气飘洒。我焦急地把她寻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回也不见她。突然间我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稀疏之处发现了她。


词句注释

1.青玉案:词牌名,调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诗句。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上下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2.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即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3.“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4.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一说形容灯多。

5.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6.凤箫声动: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一说即排箫。

7.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8.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9.蛾儿雪柳黄金缕: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10.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11.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12.蓦(mò)然:突然,猛然。

13.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朝廷采纳。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诩,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