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浣溪沙¹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²,去年天气旧亭台³。夕阳西下几时回⁴?
无可奈何花落去⁵,似曾相识燕归来⁶。小园香径独徘徊⁷。


译文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天气旧日亭台,西下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燕子又归来,在花香小径里独自徘徊。


词句注释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唐代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3.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唐末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亭台,一作“池台”。

4.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5.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6.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7.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晏殊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一说为南昌市进贤县人。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能作文章。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学,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其后仍被召回朝中,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参知政事等职。仁宗亲政后,愈发受到重用,于庆历二年(1042年)自知枢密院事进官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正式拜相。两年后因事罢相,带工部尚书衔出知颍州,移知陈州、许州、永兴军、河南府等地,累封临淄公。至和元年(1054年),晏殊因病自请入朝,翌年(1055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晏)殊始”。晏殊工诗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平生所作诗文据传逾万篇,今仅存《元献遗文》《珠玉词》;又编类书《类要》,存宋以前古书极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