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代〕秋瑾

满江红¹
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²,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³,秋容如拭(shì)⁴。四面歌残终破楚⁵,八年风味徒思浙⁶。苦将侬(nóng)强派作蛾眉⁷,殊未屑⁸!
身不得,男儿列⁹;心却比,男儿烈¹⁰。算平生肝胆¹¹,因人常热¹²。俗子胸襟谁识我¹³?英雄末路当磨折¹⁴。莽(mǎng)红尘何处觅(mì)知音¹⁵?青衫湿¹⁶!


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显得更加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地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我平生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并常常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而心潮起伏、热血沸腾。凡夫俗子的胸怀狭窄,怎么能够理解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大千世界茫茫红尘,我到哪里找到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同道之人呢?这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


词句注释

1.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等。此词双调九十三字,上阕八句四仄韵,下阕十句五仄韵。

2.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3.黄花:指菊花。

4.秋容如拭:秋季的天空,明净得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5.四面歌残终破楚:此用《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典故,感叹列强侵略,清廷腐败,中国前途危险,也叹自己冲破家庭束缚的艰难和孤单。

6.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个年头。徒,空,徒然。思浙,思念浙江故乡。

7.苦将侬:苦苦地让我。苦,恨,遗憾。侬,我。强派:强行指定。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蛾,一作“娥”。

8.殊:很,甚。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9.列:属类,范围。

10.烈:刚烈,不轻易屈服。

11.肝胆:指真诚的心。

12.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表明自己真心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知己。一作“不因人热”。

13.俗子胸襟:庸俗之辈的胸怀。俗子,指王廷钧及官场上那帮醉生梦死的官吏。一作“俗夫”。

14.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15.莽红尘:莽莽人世。莽,草木深邃的地方。红尘,社会,人世间。

16.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秋瑾

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旋卿,号旦吾,东渡日本留学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2月,秋瑾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辛亥革命后,在她就义处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1912年,孙中山题赠挽幛“巾帼英雄”。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