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qì)中作¹
唐代·岑参
版本一
走马西来欲到天²,辞家见月两回圆³。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⁴。
版本二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驰马西来仿佛已经到了天边,自从离别家乡已见两度月圆。
今天夜里不知将到哪里住宿,平沙莽莽一望无际不见人烟。
词句注释
1.碛(qì)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诗。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托克逊库米什附近。
2.走马:骑马疾走;驰逐。《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西来:指离开长安赴安西。
3.辞家:告别家乡,离别家园。《后汉书·方术传下·上成公》:“其初行久而不还,后归,语其家云:‘我已得仙。’因辞家而去。”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4.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绝:没有。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