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绝句 > 正文

离思五首

〔唐代〕元稹

离思五首
唐代·元稹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chāi)漫篸(zān)绿丝丛¹。
须臾(yú)日射胭脂颊(jiá)²,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³,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yōng)未起⁴,水晶帘下看梳头⁵。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liǎo)花纱嫩麴(qū)尘⁶。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pī màn)最宜人⁷。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⁸,除却巫山不是云⁹。
取次花丛懒回顾¹⁰,半缘修道半缘君¹¹。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¹²,偏摘梨花与白人¹³。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译文

其一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其二

山泉绕着台阶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其三

著压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其五

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词句注释

1.篸(zān):古同“簪”。

2.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

3.散漫:慢慢的。

4.慵(yōng):懒惰,懒散。

5.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明的帘子。

6.吉了(liǎo):又称秦吉了,八哥。嫩麴(qū):酒曲一样的嫩色。

7.纰(pī)缦(màn):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8.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9.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10.取次:随便,草率地。

11.缘:因为,为了。

12.发:开放。

13.白人:皮肤洁白的人。诗中指亡妻。


元稹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鲜卑族。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
元稹家境贫寒,九岁能文,于贞元九年(793年)以明经科及第,十年后登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在此期间结识白居易。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元和四年(809年),拜监察御史,旋即受命出使剑南东川,因劾奏不法官吏,获罪权贵,被排挤出朝,分司东台。其间惩治不法,得罪权幸,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一度被召回长安,不久后又被外贬,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才被召入朝中。因其才学出众,受到了宰相令狐楚、荆南监军崔潭峻等人的赏识,宫人争相与其结交,称为“元才子”。累官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长庆二年(822年),以工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深受唐穆宗眷顾。后罢相外放,历任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再入朝为尚书左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翌年因暴病在武昌逝世,时年五十三岁,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元稹诗名早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创始人。其所作《连昌宫词》,夹叙夹议,今昔虚实结合,纵横跌宕,舒卷自如,抒发世事沧桑巨变之慨,影响颇大。在散文与小说领域,元稹亦颇有创获。他撰写的唐传奇《莺莺传》,文字优美,刻画细腻,为戏曲《西厢记》所本,是唐传奇中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他的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