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律诗 > 正文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¹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jiǎ)亭西²,水面初平云脚低³。
几处早莺(yīng)争暖树⁴,谁家新燕啄春泥⁵。
乱花渐欲迷人眼⁶,浅草才能没(mò)马蹄⁷。
最爱湖东行不足⁸,绿杨阴里白沙堤(dī)⁹。


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词句注释

1.钱塘湖: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西,古来即为游览胜地。

2.孤山寺:在西湖的里湖外湖之间的孤山上,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5)所建。孤山,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故称。贾亭:又叫贾公亭。贾全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出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木。

5.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

6.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7.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

8.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西湖的东北面。行不足:游不够,乐趣无穷,舍不得离开的意思。足,满足。

9.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阳邑(今山西太谷,一说祖籍为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802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今西安周至县)县尉。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晚年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846年8月病逝后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追赠尚书右仆射。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