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miǎn)池怀旧¹
北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²。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²,坏壁无由见旧题⁴。
往日崎岖(qí qū)还记否,路长人困蹇(jiǎn)驴嘶⁵。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词句注释
1.子由:即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地名,今属河南。
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锺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
3.老僧:即指奉闲。苏辙原诗“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4.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僧壁。
5.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