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律诗 > 正文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¹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²,干戈(gē)寥(liáo)落四周星³。
山河破碎风飘絮(xù)⁴,身世浮沉雨打萍⁵。
惶(huáng)恐滩头说惶恐⁶,零丁洋里叹零丁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⁸。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现在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词句注释

1.零丁洋:水名,即“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口外。

2.遭逢:遭遇。起一经: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而入仕途。一经,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经,经籍。

3.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年。文天祥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4.风飘絮:一作“风抛絮”。絮,柳絮。

5.浮沉:一作“飘摇”。萍:浮萍。

6.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极为险恶。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兵败后,曾从惶恐滩撤退。惶恐,一作“皇恐”。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