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大德歌·夏

〔元代〕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夏¹
元代·关汉卿

俏(qiào)冤家²,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³。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⁴。蛾眉淡了教谁画⁵?瘦岩(yán)岩羞带石榴花⁶。


译文

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念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词句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双调,共七句七韵。

2.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

3.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爱人久离不归。

4.数:每每。

5.蛾眉:弯而长的眉毛。

6.瘦岩岩:瘦骨嶙峋貌。带:即“戴”。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尤其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中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