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沉醉东风·渔夫

〔元代〕白朴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¹
元代·白朴

黄芦岸白蘋(pín)渡口²,绿柳堤红蓼(liǎo)滩头³。虽无刎颈(wěn jǐng)交⁴,却有忘机友⁵,点秋江白鹭(lù)沙鸥⁶。傲杀人间万户侯⁶,不识字烟波钓叟(sǒu)⁸。

译文

黄芦岸边长满白色蘋花的渡口,绿杨堤侧丛生着红蓼花的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的挚友,却不乏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宾朋,与那点水的鸥鹭在秋江上结伴遨游。做一个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自由自在,远比那些达官权贵自豪得多。


词句注释

1.双调:宫调名,为元曲常用宫调。沉醉东风: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属双调,全曲七句六韵。渔夫:一作“渔父”。

2.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蘋(pín):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植物。

3.红蓼(liǎo):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秋日开花,呈淡红色,又称水蓼。

4.刎颈交:生死之交,即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刎,割。

5.忘机友:相互不设心机、无所顾忌、毫无算计之心的朋友。用鸥鹭忘机的典故。机,机巧、心机。

6.点:这里用作动词。

7.傲杀:鄙视。杀,同“煞”,很的意思。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8.叟:老头。


白朴

白朴

白朴(1226年–1306年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金朝官员白华之子。
据元钟嗣成《录鬼簿》和明清之际李玉《北词广正谱》记载,白朴作杂剧16种,全本流传下来的仅有《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今存本是否为白作有争议)3种,《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两种存残曲。白朴还是著名的散曲作家和词人。有词集《天籁集》流传至今。散曲今存小令36首,套数4套。
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和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郑马为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