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元代〕倪瓒

人月圆¹
元代·倪瓒(ní zàn)

伤心莫问前朝²事,重上越王台³。鹧鸪(zhè gū)⁴啼(tí)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chàng)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cāng tái)。当时明月,依依⁵素影⁶,何处飞来?


译文

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着初绿的小草,残阳中山花开放。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崇山峻岭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乔木苍苔,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词句注释

1.人月圆:曲牌名。入黄钟宫,用于散曲小令。

2.前朝:此指宋朝。

3.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的楼台。

4.鹧鸪:鸟名,因其啼声凄切,故常在诗歌中作为凄楚意。

5.依依:婀娜轻盈。

6.素影:指皎洁银白的月光。


倪瓒

倪瓒

倪瓒(1301年—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倪瓒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其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其家原为本地富豪,因元末社会动荡,他于元顺帝至正初年卖去田庐,散其家资,浪迹于五湖三泖之间,寄居村舍、寺观。洪武七年(1374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书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清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