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乐府诗 > 正文

十五从军征

〔汉魏时期〕佚名

十五从军征
汉魏时期·佚名

十五从军征¹,八十始得归²。
道逢乡里人³:“家中有阿(ā)谁⁴?”
“遥看是君家⁵,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⁶。”
兔从狗窦(dòu)入⁷,雉(zhì)从梁上飞⁸。
中庭生旅谷⁹,井上生旅葵¹⁰。
舂(chōng)谷持作飰(fàn)¹¹,采葵持作羹(gēng)¹²。
羹饭一时熟¹³,不知贻(yí)阿谁¹⁴。
出门东向看¹⁵,泪落沾我衣¹⁶。


译文

十五少年郎,被征去打仗;

直到八十岁,才让回故乡。

音讯早断绝,不知啥情况。

半路问乡人:“我家怎么样?”

“请你往远看,松柏已成行。

坟墓个挨个,老少都死光。”

摸索到家里,满眼皆凄凉:

野兔钻狗洞,雉飞绕屋梁。

院中生野谷,葵菜长井上。

拾谷舂成米,采葵作羹汤。

饭菜马上熟,不知叫谁尝。

走门向东看,泪落湿衣裳。


词句注释

1.征:一作“行”。

2.始:才。归:回家。

3.道逢:在路上遇到。

4.阿(ā)谁:古人口语,意即“谁”。阿,语助词。

5.君:表示尊敬的称呼,相当于“您”。

6.松柏(bǎi):松树、柏树。冢(zhǒng):坟墓。累累:一个连着一个。

7.狗窦(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8.雉(zhì):野鸡。

9.中庭:庭中,屋前的院子。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10.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11.舂(chōng)谷:把谷子的皮壳捣掉。飰(fàn):古同“饭”。

12.羹(gēng):用菜叶做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13.一时:一会儿就。

14.贻(yí):送,赠送。一作“饴”。

15.看:一作“望”。

16.沾:渗入。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