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韩愈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自幼攻读六经百家之书,于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最初两任节度推官,后授四门博士,升监察御史。因论宫市之弊而被贬为阳山县令,之后遇赦,调江陵法曹参军。历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即位后被召入朝,拜国子祭酒。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加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开古文运动之滥觞。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TA的作品

  •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年月日¹,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²,乃能衔哀致诚³,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⁴,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⁵,及长,不省所怙⁶,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⁷,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⁸;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⁹,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¹...

    韩愈文言文
  • 马说

    马说¹唐代·韩愈世有伯乐²,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³,骈死于槽枥之间⁴,不以千里称也⁵。马之千里者⁶,一食或尽粟一石⁷。食马者⁸,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⁹。是马也¹⁰,虽有千里之能¹¹,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¹...

    韩愈文言文
  • 师说

    师说唐代·韩愈古之学者¹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²。人非生而知之³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⁴,终不解矣。生乎吾前⁵,其闻⁶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⁷;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⁸,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⁹?是故¹⁰...

    韩愈文言文

没有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