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绝句 > 正文

凉州词二首

〔唐代〕王翰

凉州词二首¹
唐代·王翰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²,欲饮琵琶马上催³。
醉卧沙场君莫笑⁴,古来征战几人回⁵。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⁶,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⁷,教人意气忆长安⁸。


译文

其一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其二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词句注释

1.凉州词:唐乐府名。《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

5.征战:打仗。

6.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阑:尽。

7.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8.意气:情意。一作“气尽”。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王翰

王翰

王翰,字子羽,生卒年不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诗人。
王翰年轻时豪爽不羁。景云元年(710年),王翰进士及第后,日日饮酒。他曾先后受并州长史张嘉贞、张说礼遇,被张说举直言极谏科,授昌乐县尉,后又登超拔群类科。开元九年(721 年)张说入朝为相,王翰受其举荐入京,先后任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等职。王翰家中多饲名马,蓄养乐妓,言行间自比为王侯,遭到旁人厌恨。开元十四年(726 年)张说被罢去宰相职务,受其赏识提拔的王翰也随之失势,先外任汝州长史,后又调任仙州别驾。在仙州时,王翰耽于饮宴游猎、击鼓为乐,文人杜华、祖咏亦为其宾客。因此举,王翰被贬为道州司马。此后去世。
王翰是盛唐前期的重要诗人,诗歌风格雄放遒劲,《唐才子传》称赞其“多壮丽之词”,《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有传。其作品《全唐诗》存诗一卷,计十余首,后续补《答客问》一首;《全唐文》存文《两贯判》。王翰传世作品有限,却成就极高,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是边塞诗的代表,被明人王世贞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此外,王翰对七言诗歌这一体裁进行了积极开拓,其对仗自由疏旷,如《饮马长城窟行》中有精彩的流水对;《飞燕篇》等诗善用顶针,增强歌行的叙事性表达;《古蛾眉怨》等诗声律放敛有致,舒促抑扬的调协与诗中典事写景、抒情骋怀相合,别具意韵。总体上,王翰在继承初唐七言长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盛唐七言诗发展开辟了先路。